新昆明醫院

基隆市中正區中正路30號
02 2426-8106
hkm1026@ms14.hinet.net

最新消息

這個項目沒有資料

線上投票

對於本院醫療團隊服務品質,您滿意嗎?

本月國際疫情通報

國際重要疫情資訊

9月3日

1澳洲—羅斯河病毒

2西班牙—退伍軍人病

3美國—A型盰炎

4荷蘭—麻疹

5日本—登革熱

6巴基斯坦—登革熱

7敘利亞—不明原因發病

8日本—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

9香港—退伍軍人病

10美國—H3N2v流感

11南韓—H3N2v流感

12美國—環孢子蟲

13馬來西亞—登革熱

14韓國—腸病毒

15澳門—腸病毒

狂犬病

傳播方式:患有狂犬病之動物,其唾液中含有病毒,狂犬病病毒隨著動物的唾液,透過動物抓、咬的傷口進入人體。拉丁美洲常發生吸血蝙蝠傳染至家畜的案例。人類患者的唾液也會有狂犬病病毒,理論上有可能透過人與人直接傳染,但是至今尚無病例報告。但是曾發生病患捐贈眼角膜,導致受贈者感染狂犬病案例。蝙蝠群居的山洞或進行狂犬病毒培養的實驗室也有可能經由空氣傳染狂犬病,不過非常罕見

潛伏期:狂犬病潛伏期從1至3個月不等,偶而短於7天,最長可達7年以上,視傷口嚴重程度、傷口部位神經分佈的多寡或與腦的距離、病毒株別、病毒量、衣服的保護程度及其他因素等而定

發病症狀:狂犬病初期症狀包括發熱、喉嚨痛、發冷、不適、厭食、嘔吐、呼吸困難、咳嗽、虛弱、焦慮、頭痛等,咬傷部位會出現異樣感的症狀,持續數天後,病患會出現興奮及恐懼的現象,然後發展到麻痺、吞嚥困難,咽喉部肌肉之痙攣,引起恐水之症狀(所以又稱為恐水症),隨後會發生精神錯亂及抽搐

預防方法:預防被動物咬:1. 不碰觸、逗弄野生動物。2. 不撿拾生病的野生動物、屍體,請洽詢各地動物防疫機關,或電洽0800-761-590一旦被動物咬傷時,請遵循1記、2沖、3送、4觀:1.記:保持冷靜,牢記動物特徵。2.沖:用大量肥皂、清水沖洗15分鐘,並以優碘消毒傷口。3.送:儘速送醫評估是否要接種疫苗。4.觀:儘可能將咬人動物繫留觀察10天。若動物兇性大發,不要冒險捕捉。被動物咬傷後,到哪裡就醫:1.請至全國28家疫苗儲備醫院就醫,各縣市均有施打點,且持續擴充中。2.高風險民眾暴露後需接種5劑疫苗,且於發病前接種,防護效果接近百分之百

治療法方法與就醫資訊:1.如遭哺乳動物抓咬傷,請立即以肥皂及清水沖洗傷口15分鐘,以優碘或70%酒精消毒,並立即就醫作進一步之清洗與治療,依據醫師診斷及評估,施予預防破傷風、及其他必要的感染預防措施、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及曝露後疫苗接種。2.就醫時應主動告知醫師相關動物接觸史及旅遊史等訊息,以及早獲得妥適的治療。3.中國大陸狂犬病疫情嚴峻,於當地遭受動物咬傷時,建議前往省市級以上之疾控中心、省市級之公立醫院就醫,可獲得較佳的醫療品質。

腸病毒感染病發重症

腸病毒為一群病毒的總稱,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A型及B型、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60餘型,近年來又陸續發現多種型別,依據基因序列分析結果將之重新歸類,分為人類腸病毒A、B、C、D型,其中腸病毒71型被歸類於人類腸病毒A型。臺灣全年都有腸病毒感染個案,以 4到9月為主要流行期。
腸病毒可以引發多種疾病,其中很多是沒有症狀的感染,或只出現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常引起之症狀為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疱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有些時候則會引起一些較特殊的臨床表現,包括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心肌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等。

傳播方式:腸病毒的傳染性極強,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的分泌物而受到感染。潛伏期:腸病毒感染的潛伏期大約2至10天,平均約3到5天,發病前數天在喉嚨及糞便都有病毒存在,即開始有傳染力,通常以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而患者可持續經由腸道釋出病毒,時間可達8到12週之久。

發病症狀:腸病毒可以引發多種疾病,其中很多是沒有症狀的感染,或只出現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常引起之症狀為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有些時候則會引起一些較特殊的臨床表現,包括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心肌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等。
腸病毒可以引發多種疾病,其中很多是沒有症狀的感染,或只出現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常引起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及疱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有些時候則會引起一些較特殊的臨床表現,包括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心肌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等。腸病毒感染較常見的疾病、臨床症狀及可能病毒型別如下:
1.泡疹性咽峽炎:由A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突發性發燒、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病程為4至6天。病例多數輕微無併發症,少數併發無菌性腦膜炎。
2.手足口病:由A族克沙奇病毒及腸病毒71型引起,特徵為發燒及身體出現小水泡,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其次為軟顎、牙齦和嘴唇,四肢則是手掌及腳掌、手指及腳趾。常因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病程為7-10天。
3.嬰兒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由B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突發性呼吸困難、蒼白、發紺、嘔吐。開始可能誤以為肺炎,接著會又明顯心跳過速,快速演變成心衰竭、休克、甚至死亡,存活孩子會復原得很快。
4.流行性肌肋痛:由B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胸部突發陣發性疼痛且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合併發燒、頭痛及短暫噁心、嘔吐和腹瀉,病程約1週。
5.急性淋巴結性咽炎:由A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發燒、頭痛、喉嚨痛、懸雍垂和後咽壁有明顯白色病灶,持續4至14天。
6.發燒合併皮疹:與各類型克沙奇及伊科病毒都有關,皮疹通常為斑丘疹狀,有些會出現小水泡。

預防方法: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但可透過簡單的衛生保健動作,有效降低感染的機會。腸病毒的預防方法如下:
1.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2.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昇免疫力。
3.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4.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5.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6.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尤其是孕婦、新生兒及幼童。
7.新生兒可多餵食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8.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9.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治療方法與就醫資訊:目前並沒有特效藥,絕大多數患者會自行痊癒,對於腸病毒重症患者之治療,只能採取支持療法。
如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時間。